湖南今年39万高考考生中仅29人获得保送机会

来源:红网  2015-06-01 10:21:02  责任编辑:高薇

保送:北京大学

    保送:北京大学 邓翀(湖南师大附中)入选国际化学奥赛国家队 图/受访者提供

保送:北京大学

    保送:北京大学 陈展鸿(长沙市一中)入选国际生物奥赛国家队 图/记者唐柏清

    红网长沙6月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范典 实习生贾茹)保送政策不断收紧,原来省级奥赛一等奖就可以保送的政策早已成为历史

    随之而来的是,保送生的数量也在下降。湖南今年39万高考考生中,只有29人获得保送机会,他们都是在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被遴选为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对于他们来说,“高考”在一年前就已经结束,当他们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高手中脱颖而出,进而获得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资格时,他们也就获得进入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的机会。

    对于这些被冠以“学霸”标签的保送生而言,上大学其实一点都不轻松,他们的高考只是“提前了”。

    从初中起寄宿,喜欢集体环境

    16岁的湖南师大附中学生邓翀就是保送的幸运儿之一,在很多同龄人还在读高一的时候,他就以高三应届生的身份,从湖南师大附中保送至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今年化学类保送生中最年轻的一位。

    同学们正在紧张备考的时候,邓翀抽空回衡阳老家陪奶奶过了个生日。6月2日,他将回到湖南师大附中,和曾经一起奋战过的同学们度过高三最后的一段时光,为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当一回“保姆”。

    邓翀参加的是化学奥赛,和大多数走上奥赛这条道路的同学一样,他也是高一才正式接受正规的训练,在此之前,他仅仅是喜欢化学。

    “初中化学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让我喜欢上化学。”邓翀说,初三那年,他获得直升湖南师大附中的计划,因此不必参加中考。就在2012年的5月和6月,邓翀自学了高中一年级的化学,基本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

    进入高中,邓翀首先在2013年进入学校代表队,随后又突破重围进入省队。2014年11月,他成功入围化学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50人名单,获得保送至北大的资格。

    邓翀说,与参加高考的同学相比,他们只是把“高考”的压力提前了,一次次竞赛,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次大考。获得保送资格之后,邓翀回到学校协助老师教下一届参加奥赛的师弟们,他甚至用自己的参赛经验,给师弟们设计一些题目。

    提起自己的儿子,邓秋生用了“省心”二字,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邓翀都没有让大人太操心,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就一直保持优异。即便是同班同学都要大他两岁,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应的状态,玩得好的同学,都喜欢称这位比他们小的同学“翀哥”。

    “我从初中开始就在学校寄宿,我很喜欢这种集体环境。”邓翀说,他们宿舍5人全部都是参加奥赛的同学,有些同学可能还会在北大继续当同学,彼此感情都很好。

    对于16岁的邓翀来说,现在就去决定未来要走的路还为时过早,毕竟,他在北大读完4年本科之后也才20岁。他说,等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再看,也为时不晚。

相关新闻

康保送戏下乡每年公益演出300多场次

2015-05-21 08:29:01

“走喽,看戏去!”5月15日,听说县二人台艺术团“送戏下乡”,康保县二号卜村的村民早早就来到了演出现场,不少邻村的老乡也闻讯赶来。

杨启飞:莫让保送成为官二代升学的“秘诀”

2015-05-15 14:08:23

教育部门在保送生政策方面也不断进行调整,但是现实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保送生资格遴选标准评定,还是讨论决定环节,亦或是审核把关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制度漏洞。

“保送生”制度漏洞要彻底堵住

2015-05-15 09:11:59

南方一所高校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近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在中部某省的2014年“保送生”中,几名厅级领导干部的孩子赫然在列;

叶祝颐:保送生制度如何成了特权盛宴?

2015-05-15 08:36:58

相关部门创新制度设计,给脱缰的权力套上笼头,痛下决心砸破招考暗箱,十分必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