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室里,有这么一位独行侠
长沙市一中的陈展鸿也提前成为邓翀的北大校友,他入读的是生命科学专业,不仅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2015年7月,他还将代表中国队赴丹麦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陈展鸿在长沙市一中有一间学习室,高二和高三的时间里,这位活泼好动的男孩在学习室“孤独”地学习了两年。6月2日陈展鸿将赴北大与其他3位中国代表队的成员一起集训。
能够在奥赛中崭露头角,这些学生其他的科目一般也不差。例如,陈展鸿在高一的时候成绩就保持在年级前十,如果剔除掉自己的文科弱势科目,他的理科优势将更加明显。
陈展鸿选择生物奥赛项目,也纯粹是出于爱好,他说,自己喜欢动手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想到进入奥赛班之后,他才发现全校只有他一个人进入省队。这意味着,他在高二到高三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将一个人度过。
无聊的时候,陈展鸿会约上老师和几个同学打一个小时的篮球,或者玩一玩电脑游戏。陈展鸿说,他其实很贪玩,一天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但前提是把该学的都学好。
在长沙市一中的这间学习室里,陈展鸿学完了大学本科的生物学知识,同时要不断练习生物学奥赛4大类6个科目的实验,参赛的时候,光完成这些实验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不过,这种环境并没有阻止他变得优秀,2014年8月,陈展鸿就被遴选至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今年3月,他又成为4名代表中国赴丹麦参赛的成员之一。
今年3月回学校之后,陈展鸿继续备战国际比赛,在他的书桌上,放着诸如《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等各式大学教材,这些大学本科的知识,他早已经掌握熟练。
除了自己备考,陈展鸿还要辅导下一届参加生物奥赛的师弟们。他对自己的师弟赞不绝口,即便自己已经是国家队的成员,他也坦言师弟比自己厉害,“他甚至能够把我这些翻译过来的英文教材再翻译回去,我没这本事。”
即将进入北大,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们同处一个平台,陈展鸿同样感到有压力。他的计划是,本科结束之后再申请一所国外的大学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