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97个项目推进灾后重建
记者日前从邢台县获悉,该县结合实际,共谋划实施交通设施、农村饮水及水利设施、损毁住房、学校幼儿园等8个方面、97个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53.73亿元。
沧州中捷退休员工 十多年免费给他人理发
一块围布、一把推子、一把剪刀、一个毛刷……这是中捷医院退休员工付文收工具箱里必备的宝贝。付文收今年66岁,中捷医院门前小超市是他的义务理发点,他在这里已经义务理发十多年了。
沧州市城管局规范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内施工行为
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期,沧州市城管局着力加强了对违规破路、毁绿施工行为的监管力度,每日开展执法巡查,重点做好节假日、午间、夜间等违法行为高发期的管控。
沧州首批建成6个省级精品农宅合作社
日前,省农业厅、省农工办联合下发通知,我市青县曹寺乡张广王村农宅合作社、献县河城街镇小屯村农宅合作社、盐山县韩集镇薛堂村农宅合作社、黄骅市黄骅镇东常庄村农宅合作社、肃宁县尚村镇东青口村农宅合作社、吴桥县曹洼乡岳庄村农宅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精品,将获省重点扶持。
沧州市红十字会助139名贫困生圆大学梦
日前,记者从沧州市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博爱助学“援手行动”助学金全部完成发放,两批共139名高考生获得41.7万元资助,每人3000元。
沧州两项目一人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记者昨天从沧州市文广新局获悉,日前,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市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杂技剧《江湖》、中国画《美丽家园》以及沧州师范学院从事中国画创造的青年教师杨帅上榜。
沧州20多吨鲜梨 首次乘火车出口俄罗斯
日前,一批由泊头市利鸿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鲜梨,一改往日坐船出境的方式,成为首批以铁路运输方式出口的沧州鲜梨,并已在俄罗斯顺利通关。
10月1日起 沧州市正式实行五证合一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自10月1日起,沧州市在原“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整合增加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
南宫市交警大队开展严打酒驾行动
近日,南宫市交警大队开展了严打酒驾行动,整合警力资源,设置临时执勤卡点,运用先进科技执法装备,依法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惩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唐山市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市软实力
近日,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唐山大剧院举办。以此为契机,唐山市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突出文化惠民主题,实施了以“万场电影惠民放映”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把电影节真正办成了人民的节日。“把办好电影节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把电影节真正办成惠民的文化盛会,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唐山市市长、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执委会主任丁绣峰曾作出这样的要求。
唐山港首次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榜单
日前,世界港航业权威媒体《劳氏日报》发布2016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排行榜,唐山港凭借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2万标箱、上升了37%的不凡业绩,首次登上榜单,位列第94位,同时也是第一个上榜的河北港口。2011年至2015年,唐山港共建成了32个包括集装箱泊位在内的多种优良泊位,开通了66条集装箱航线。今年上半年,唐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84.87万标箱,发展势头强劲。
京津冀企业整体迁唐实行“落地签”
“在天津的现有场地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迁往乐亭县后,企业名称不改变,客户不易误解,可以实现顺利过渡。同时,‘落地签’政策手续简便,节约时间。”日前,天津艾格福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在乐亭县通过了名称核准,该公司董事长何成城给当地工商部门点了一个大大的赞。该公司成为乐亭县贯彻唐山市工商局京津冀企业整体搬迁实行“落地签”政策的又一个受益企业。
唐山“敦煌飞天”骨质瓷亮相敦煌文博会
近日,唐山红玫瑰牌“敦煌飞天”系列骨质瓷,亮相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并作为本届会议唯一确定接待国内外来宾的国宴用瓷。这是红玫瑰牌骨质瓷继G20杭州峰会后,又一次在国际大型活动中惊艳亮相。“我们结合‘一带一路’主题,设计灵感汲取于敦煌石窟壁画元素,将‘飞天’和‘众愿吉祥鸟’作为瓷器的设计图案。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15个重点项目签约
日前,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举办2016年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通用航空机场及航空主题公园项目、航空俱乐部项目、房车露营地项目、帆船帆板俱乐部项目、海底观光隧道项目、民俗特色餐饮街项目、陆域乐育小镇项目、汽车小镇项目等15个重点项目在会上签约,签约金额约为307亿元。
迁安全民创建文明城市
“不拒载、不甩客、不绕道、不拼载、不欺客宰客,自觉维护出租车行业文明形象。”“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以优质服务赢取文明口碑。”“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日前,迁安市在文化广场举办“文明水城·全民共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出租车司机等市民代表纷纷走上讲台,真挚表达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心,全市上下开启了全民创建文明城市模式。
唐山市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
今年以来,唐山市全面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为全市环境污染治理、能源发展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从唐山市供电公司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替代电量12.3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49.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2.86万吨。为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唐山市继在南湖、曹妃甸建设两座充换电站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车联网”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建设。
唐山市路南区推进回迁房建设
日前,路南区正在组织南富庄区域改造、友谊路拓宽西新东楼区域等7个项目回迁前期工作,涉及回迁居民1万多人、3265户。该区加大力度推进回迁房项目建设工作,同时争取在市中心区房地产去库存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回迁居民早日回迁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