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市博物馆将举办动植物标本展
活灵活现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林中之王老虎……自12月1日起,沧州博物馆将在一楼工艺美术厅举办“吉祥文化中的动植物”标本展。
农历十月十八火神庙庙会品味传统味道
看大戏,吃大锅菜,拜火神……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是邢台的传统庙会,每每这个时候,清风楼仿古一条街就会人来人往,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到处是一派热闹景象,展示着老邢台的民俗人情。
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百万 司机150余万
6年以上驾龄的司机要小心、20时至22时开车要小心。最关键的,所有司机都切记不要超速行驶。11月27日,市交警支队举行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新闻发布会,对前三季度全市交管工作进行通报。其中,重点发布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太行山高速邢台境内有83公里 设9互通
11月25日,在漫天飞雪中太行山高速开工建设。那么,太行山高速在邢台的走向是什么?对邢台有哪些积极意义?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红丝带悦跑 向零艾滋迈进”活动举行
11月28日,市疾控中心开展“红丝带悦跑 向零艾滋迈进”活动,市民佩戴红丝带标志在七里河健身绿道跑步,以唤醒人们共同遏制艾滋病。
市政府公开征集“2016年民生实事”
为更好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切实增强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市政府决定面向全市人民开展2016年民生实事征集活动。
今冬明春确保6项污染物浓度低于上年同期
我市将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今冬明春确保PM2.5等6项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低于上年同期,重污染天数少于上年同期,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蓝天白云。
渤海新区62个项目签约开工竣工集中办
渤海新区迅速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并结合新区发展实际,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号召全区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投身到打造“沿海强区、壮美港城”的实践中来。
11月29日零时起任丘市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
按照沧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紧急通知要求,任丘市决定自11月29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黄色)预警应急响应,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
沧州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响应 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根据《沧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沧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批准,决定自11月29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并采取车辆限行措施。
广宗农户家中发现一道明代圣旨 距今568年
近日在北塘疃镇小固堡村一户姓郭的村民家中发现一道明代圣旨,为明英宗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颁发给时任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之父郭士贤的,距今568年。
男子上梯子摔伤 独居老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11月25日中午,一场急雪光临本市。当天下午,本市开发区的一位中年男子清扫房顶积雪时,上梯子时发生意外,摔了下来。男子摔下来后,因为家里当时没有其他人,一直无人救援,直到被人发现后,才拨打120急救电话。
爱心人士给“最美妻子”送慰问金米面油
上午10时许,踏着积雪,邢台市春雨爱心联盟、火炬办爱心传递群一行十余人,一起走进石北村冯会英的家。递过爱心满满的3500元以及米面油,关爱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善行河北 立德树人”志愿者巡讲团走进邢台
今天,“善行河北 立德树人”志愿者巡讲团走进邢台。3位优秀志愿者代表先后走进桥西区鸿溪书香园小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述自己的善行事迹。
11月30日央视《远方的家》邢台篇将播出
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长城内外”系列节目,将播出三集展现邢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节目,以国际视野讲述邢台故事,让海内外观众深入了解邢台。
邢台县对接京津签约循环利用经济项目
邢台县与北京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中益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工业余热及城市垃圾回收循环利用项目框架协议,标志着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迈进了一大步。
两月龄至3岁儿童下月免费吃“糖丸”
沧州市下月启动2015年至2016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届时,两月龄至3岁的儿童,可在居住地所属预防接种门诊免费服“糖丸”。
黄骅港口岸首次进口加拿大铁矿
日前,一艘名为“科林斯”的货船停靠在黄骅港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将船上的10万吨加拿大铁精粉顺利接卸,并完成了采制样工作。这是黄骅港口岸首次进口加拿大铁矿。
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达201家 全省第二
今年我市培育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目标任务是40家,截至目前,已新增98家,总数达到201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