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

2022-11-08 16:05: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其中一个就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同样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也提出了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并且将伟大斗争放在“四个伟大”之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增加“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论断。2019年9月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通篇讲话的力度,系统论述“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斗争,新时代斗争的内涵以及怎样进行伟大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方向与路径。

一、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

1、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兴旺的重要法宝。

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并不是因为我们爱斗、好斗,而是因为斗争总是不请自来,是不以我们美好的愿望为转移的。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流血牺牲无数人,是斗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也是斗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斗争;持续升级的中美摩擦也是斗争;我们党自身一直在进行的自我革命,同样也是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兴旺的重要法宝。

2、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应对各领域风险挑战的必备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金融领域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面依法治国、处理群体性事件、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等等,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斗争的14个方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加格外需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防范化解国内外众领域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的安全和发展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环境,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强调发扬斗争精神有利于我们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才能确保我们在各种风险中化险为夷,顺利过关。

二、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

1、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

新时代共产党人必须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总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投身伟大斗争的动员令,指明了新时代斗争所指的方向,即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5种必须坚决迎战、且必须战而胜之的“风险挑战”,即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应对这5种风险挑战必须要坚持斗争的大方向,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2、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斗的必然要求。要进行新时代的斗争同样需要我们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习近平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只要矛盾问题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既要立足世情,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又要立足国情、党情,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时我们要明确斗争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注重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的统一性,正确认识和应对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继续斗争直到最终胜利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保持战略定力,以攻坚克难、自我超越的革命豪情将斗争进行到底。

3、讲求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

新时代的斗争要讲究方式方法,有系统思维,增强斗争本领,争取以最佳的斗争方式和最小的斗争代价,取得最好的斗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能否取得最终胜利考验的还是斗争本领,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三、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路径。

1、勇于斗争,克服不愿斗争的思想顽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很多情况下,各种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根源上“不愿”的问题。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从根源上破解“不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明确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不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无论客观因素和现实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斗争意志,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从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主动作为、勇于斗争的浓厚氛围,同斗争意志涣散、消极倦怠的行为做坚决抵抗,并形成长期有效机制,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加强督促提醒,激扬各位党员的斗争意志,真正克服部分同志“怕”的鸵鸟心态和“躲”的侥幸心理。

2、敢于斗争,解决不敢斗争的本领恐慌。

担当实干是斗争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斗争本领强不强,关键还

还要看在工作实践中、在斗争实践中,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能不能不怯场、不畏惧、不退缩,面对各种矛盾难题能不能有办法、有点子、有举措,斗争不是目的,敢斗能胜才是对斗争本领的终极考验。高超的斗争本领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要在日常注意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总结积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以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奋勇搏击,披荆斩棘,才能攻克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必须保持遇到问题站出来的豪气、面对矛盾担起来的勇气、碰到重担挑起来的干劲。特别是作为青年干部更要有敢于趟“万重水”、攀“千重山”的征服勇气,在工作任务中要发扬斗争精神、攀登精神,在工作任务的“万重水”“千重山”上迈出稳健的步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克服本领恐慌。

3、善于斗争,补足不会斗争的行动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切实增强斗争本领。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既要讲究原则也要讲究策略,

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要根据斗争任务、斗争时间、斗争对象、斗争场合、斗争性质等,科学合理地选择斗争方式和斗争力度,既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又富有弹性、保持韧性,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有重点、有策略地开展斗争。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谋求合作、争取共赢。开展斗争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所讲的斗争,绝不是为了一己之利、一党之私,而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善于斗争必须善于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战斗力激发出来,不断夯实斗争根基。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然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对的各种风险挑战与日俱增,必须清醒认识到,各个领域的斗争是会长期存在的,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更要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原则,提高斗争艺术与本领,把新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与荣光。

作者:张丽(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史艳泽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