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蹬云梯
同样两条山道,一条叫青云梯,一条叫壮志路。这“青云梯”丹蹬层迭,直抵山顶,只有身体力壮,风华正茂的人才适宜攀登。“青云梯”语出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著名诗句。以此激励:登山莫畏难,漫步青云天。这“壮心路”取自曹孟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句,以“壮心”激心励志,奋勇登攀。
鸳鸯林
沿路攀登,名木“鹅耳枥”成团簇拥,犹似“群龙争荣”。这“柴门迎宾”更有一番意境,两株铁杆木,又称橡木,成双并肩,齐刷刷钻天探云。树高30余米,两树间团根抱石,石磴中通,仅容一人通行。以示夫妻,亲友之间勿分前后,莫论高低,和谐互尊。有著名诗人吕钟《兴游锦山》为记“山花烂漫辞章老,岭树葱茏画笔虚。紫陌红尘飞不到,入云深处有仙居。
仙人云弈
这是一处天柱般伫立的危峰。它背靠刀劈峡,傲视着苍苍茫茫的万重雄山。在这几平方米大小的天台上,不知何年何月刻有棋盘一方,据传有二仙翁对弈于此一樵夫观棋良久,待对弈仙翁,樵夫观棋时拄着一把斧头,其柄早已腐烂。樵夫谓然叹曰:“山上方几日,世上已千年啊!”故事终归是故事,不必细究,但现在哪位游客不妨在此一展绝技,靠您的睿智加上仙气,极有望成国棋大师呢!关于仙人云弈还有一个“金兰台”的传说。相传,金元之际天下大乱,各地农民为避战乱,占山而居。相传时有三伙响马不约而同的相准了这座险峰,三方争战多日不见分晓。最后约定八月中秋,谁在明月当头之前拎酒跃上这孤台,此山就归谁占领。结果是赵氏响马捷足先登,据传赵氏赵匡胤的后代,但也无人考证。另两位只好拱手同贺。随后三人把酒临风,邀月共饮,并以明月为证,结为金兰异姓兄弟。“云治邀月,异姓金兰”又成就一篇佳话奇缘。
刀劈峡
这里叫做刀劈峡,数十丈高的浑然山体,竟然被不知什么样的自然伟力分劈两半,峡壁两侧凸凹相对,巅峰直插云端,这是大自然的神奇景观,也是留影的好所在。关于刀劈峡的由来,当地有着这样神奇的传说。相传金元年间,元军为剿灭盘踞在此的响马义军,随派一名大将驱兵直捣赵家寨。官兵势众,义军边打边撤,直到逼到山根。前逢丹崖,后有追兵,军情危急。众兵将跪地祈告上苍:若天不绝我,当赐路!说来稀奇:只见一朵五彩祥云,从绝壁上下这么一晃,飞降下一口金光闪闪的神刀,只听得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但见得山崖断裂,乱石滚滚,一个口径高达30余米,内径宽2.2米,长达20米的刀口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追兵看到天神相助吓得抱头鼠窜。义军为感恩上苍,就在刀劈峡下南边临崖上建圣母庙一座(已毁),以报圣母显灵搭救之恩。因此此处又有“菩萨栈”之称。传说虚实无考,但这“刀劈峡”却是真的、圣母洞更是实的。谈神论鬼莫真道,天地造化自然功。
刀劈峡
“刀峡晴岚瑞露凝”,又是一大景观。每当夏秋之季大雪过后,朗日晴空天如洗,幽谷云雾势如飞。云雾蒸腾,朦胧中,犹如置身仙都瑶池。有诗为证:“雾海云涛俯首看,天崩地裂胆虚寒。丹青满目催人急,刀劈危崖一线蓝”。
响马奇洞
响马洞奇就奇在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它由门洞、外洞、中洞、内洞和下洞组成。门洞高、宽均为3尺,外洞深深近1丈。顺梯至底便来到响马可容数十人。左前方有两洞,底部有两小洞,正前方有一狭小深长的小洞,仅容一瘦人侧身通过,直通内洞,内洞又分两洞,前行便可抵达口径仅宽2尺有余,深不可测的下洞。古人传言,下洞有水、有的相传洞通后山。真也虚也,至今仍是一个千古之谜,尚待后人有组织的探密。响马洞,冬暖夏凉,是一天然的“空调洞府。
响马古寨
“响马古寨”俗称“赵家寨”。传说金元之际,武仙大将赵贵等被焦德裕剿灭后,赵贵之子携家将占据此寨以图再起而名。响马寨虽是峰顶,四周石崖峭壁,奇险异常;山顶端却是阔达百亩的沃土良田,净土层厚达近百米。绿草铺地,秀木遮天,犹如空中草原碧野,时至今日,古代响马的“聚义厅”旧址及四处所置的牛皮帐篷坑遗迹仍依稀可辨。
云腾神峰秀,晴朗观日奇。在响马寨观云望日,亦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趣事。更为称奇的是:古老传说,响马将其金银财宝掘穴扣藏于一口宝锅之下。因宝物夜放光华。亮如白昼,引来众多寻宝之人,据说多数所得俱为箭杆、箭头之类居多。愈加使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渡云桥
此处为一天然石峡,又是连接东、西两寨的唯一捷径。相传,古时往来惟靠一形似吊桥式的木板通行,没有山大王之命,任何人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为通游便客,这里飞架一道长6米,宽3米的石桥,这是一处大手笔的杰作,它横跨于峡谷之间,亦路、亦桥、亦城、亦堡。揽云梁之下,时而山景迷离,时而山风猎猎,您在百余米的揽云梁的行进中,是否有一种亦真亦幻,羽化登山之感呢?揽云梁不但让您一览天云变幻,而且一览绿锁群峰。头顶游云如絮的苍穹,下边是绿涛翻滚的云海,左侧刀劈峰,右侧断魂崖,渡云桥、揽云梁,犹如一艘造型奇特的船,浮游于碧海云天。
【责任编辑:赵彤】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