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研修班唐山参观(图)

    图为外国嘉宾参观唐钢厂区展示盘。 记者赵亮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卢山)11月21日至24日,参加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研修班的36名外国嘉宾来到我市,通过看景观、访社区、进企业、入农家……用他们的亲身感受认识了唐山,了解了中国。

    据了解,为加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新闻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2000年至今,我国政府已为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举办多期研修班,通过讲课授课、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并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中国。本期研修班由商务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36位新闻官员和媒体记者参加。唐山作为本期研修班惟一的参观城市,给这些外国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听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讲解后,来自巴基斯坦的阿巴斯·阿瑟泽感叹道:“中国真是一个团结的国家,在这么大灾难面前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抵抗艰难困苦,重建家园,我由衷地为中国人民、唐山人民感到骄傲与自豪。”在抗震纪念碑广场,看到广场上悠闲嬉戏的市民,外国嘉宾纷纷上前与他们合影留念,“在了解了唐山大地震当时的惨状后,觉得很悲痛。可在这里看到这么多幸福安康的市民后,真的觉得很欣慰”,来自黎巴嫩的巴丹·法迪说:“唐山经历如此大的地震,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能够建设成今天的样子,真的让我很震惊,这也让我对中国政府和唐山市委、市政府由衷的敬佩,由此我也相信唐山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的。”

    作为新闻官员和记者,这些外国嘉宾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同行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在唐山劳动日报社环渤海新闻网参观时,外国嘉宾边看边研究,环渤海新闻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来自斐济的辛格·米歇尔安吉斯边浏览环渤海新闻网的网页边说:“我发现环渤海新闻网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效率比我们要高很多,在技术上也更发达,通过参观我觉得有好多东西我们都可以借鉴学习,回国后我将对新闻媒体人介绍环网的这些好经验。”离开前,来自马里的罗伯·克拉丽莎在纸上用英文写出了自己对环渤海新闻网的衷心祝福:“希望环渤海新闻网越办越好。”在唐山广播电视台参观完播控中心和新闻制播一体网后,外国嘉宾纷纷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电视台工作人员交流,本期研修班的团长、来自巴勒斯坦电视台台长斯恩特斯·阿里在网络直播间“客串”了一回主持人后表示:“唐山广播电视台设施很先进,工作环境和工作室都很专业,由此可见唐山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以后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从而可以促进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新闻媒体界的互相交流,促进两国新闻媒体事业共同发展。”

    “百姓生活怎么样”“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中国农村什么样”……这些热门话题同样成为外国嘉宾关注的热点。在路南区惠民园社区和路北区祥富里社区参观时,外国嘉宾有的与社区居民跳舞、有的与居民座谈交流、有的走进居民家中聊天,还有的与居民中的书画爱好者学习书法。手握着用中文写出的自己名字的书法“作品”、来自斐济妇女协会的钱德拉·安舒玛拉开心地说:“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所看到的一切,在这两个社区里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让我觉得中国政府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民生发展。我很感谢中国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我会把唐山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国,希望以后我们也能有这样的社区。”在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完厂区后,来自古巴外交部的卡洛斯欧内斯多边拍照边说:“这里就像一个大花园,让人很难想像这是一个钢铁厂。作为一个钢铁生产企业,在不断发展中能够如此平衡生产与环境的关系,真是让人惊叹,这也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源所在。”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参观时听完讲解后,外国嘉宾被开滦百余年的历史所折服,纷纷拿出相机与展厅内的陈列品合影留念。迁安作为本期研修班唐山之行的最后一站,则让外国嘉宾通过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让他们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不仅看到了城市的美景,也看到了最普通的村庄、最普通的农民,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来自牙买加的阿丽莎朱妮塔表示。

    在离开唐山前,来自智利的弗朗西斯卡哈维拉由衷地说:“通过这几天的参观,让我认识了唐山,也了解了中国,更让我看到了中国正在和谐健康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创新发展,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相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智慧能够让生活更美好。希望有机会还能再来中国、再来唐山。”

 

【责任编辑:刘晓莉】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