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一节邂逅端午节,是带着孩子像往常小长假一样“且挤且快乐”,还是认真琢磨一下:这个双节应该怎么过?是不是应该把这个小长假作为文化传承的绝佳时机?
[别把端午节过成“粽子节”]
每年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吗?当然不是。诸多受访者告诉记者,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节在东西南北都有很多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
如湖南有吃黄糖、苋菜、大蒜以防止发痧的说法,云南有门上挂蒿草或桃树枝的习俗,陕西一带有戴五彩缕以祈求身体安康、好运连连的讲究,江浙一带有佩戴香包、吃“五黄”(即咸鸭蛋、黄鳝、黄瓜、雄黄酒和黄鱼)的传统等。
[“吃粽子”背后的文化传承]
谈及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纪念屈原。相关民俗专家指出,端午节有着久远的历史。
屈原是东周时期人物,而龙舟最早起源于原始时期,那时在南方有死后用舟送魂的仪式,到屈原时期龙舟的发展成为了趋势。
端午节到底传承的是什么?专家表示,端午节是个很特殊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自觉地共同遵守某种行为规范以确保身体健康、家庭平安、社会稳定,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情怀与信仰。
[双节邂逅,带来传统文化教育好时机]
两节相逢,“商机”无限,全国各地景区纷纷推出“亲子游”等新型过节方式。专家表示,旅游是很好地体验当地习俗的方式,孩子在节日中可以很自然地受到节日传统的感染。
家长可以在家教孩子包粽子,带孩子去看赛龙舟,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端午节遇上六一节,是个很好的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机。
来源:河北手机报
【责任编辑:胡婵娟】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