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奇招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学校为了“刷高”就业率,要求学生“假就业”的现象也再度出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仍非常普遍。

    [妙招: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

    东华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小赵,和班上几名同学注册了一家网店,准备卖江西土特产。但学院老师表示开网店不能视为就业。最终,就业协议上的公章,由小赵之前实习过的一家公司出具。

    [土招:刻假公章“假装”就业]

    陕西西京学院大四学生小王说,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他在外面找了办假证的人做一个假公章,这才勉强过关。小王说,学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说有9成,他都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们很多人都是‘被就业’。”

    [奇招: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

    一些高校的学生干部们甚至有帮助他人完成就业的“指标”。作为班干部,江西某高校哲学系的小张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就是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两人签就业协议,否则就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

    [绝招: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

    在最难就业季的刺激下,网上“代签就业协议”的业务也应运而生。代签一份就业协议,收费100元。而就业协议上所盖单位公章也是真的,而非“莫须有”的假公司。

    [就业率应由第三方发布]

    片面强调就业率会使得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变成职业培训所,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找工作更难。专家建议,必须改变就业率统计方式,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来统计,避免学校急功近利“刷数据”。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田微】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