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6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通知,要求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就业公平。然而,在多地采访发现,学校、性别、疾患等规定,仍让部分大学生感到,这些花样百出的就业门槛令人心忧。
身份:学历查三代。研究生陈好运应聘一国家重点高校,竟连考试资格都没有获得。原来,学校在简历筛选过程中,直接将本科和硕士不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剔除在外。
性别:宁要男不要女。研究生陈玲芬在应聘某人资岗位时,企业选择了各方面不如她的男生。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保守估计,今年他们学校女生就业率要比男生低20个百分点。
疾患:拒之门外。“按照岗位体检要求,我全部达标,但还是被用人单位拒绝了。”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抱怨说。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歧视性的规定不可能短时间改变,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英语、法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一些热门专业,竟然连续三年位居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名。
专家称,社会应该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大环境,助力年轻一代实现梦想。
上一篇人生需要“归零”